金融管理部门公布重磅“罚单”,释放三大信号
金融管理部门7日公布了对蚂蚁、腾讯两家大型平台企业的重磅“罚单”。
(资料图片)
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分别挂出相关处罚决定,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相关控股股东、负责相关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超71亿元,对腾讯集团旗下财付通及负责相关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近30亿元。
此次金融管理部门对平台企业开出的重磅“罚单”,释放出了哪些信号?
监管部门“联动”,处罚依法依规
伴随着中国平台经济的崛起,平台企业近年来不断将其业务向金融领域拓展,一方面确实提升了金融的普惠性、便利性,但同样暴露出一些违法违规问题,且涉及领域广、涉及监管部门多。
例如,支付业务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个人隐私,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传统金融业务组合包装,规避金融监管,扩大金融风险;资本快速无序扩张,破坏公平竞争秩序等。
2020年11月以来,从依法加强监管和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金融管理部门督促指导蚂蚁集团、腾讯集团等大型平台企业全面整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
业内人士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平台企业涉及金融业务范围广,交叉部分多且复杂程度高,对其的整改工作有一个突出特点,即自开始实施对平台企业的整改以来,始终是多个金融管理部门共同开展工作。
过往每次都是联合约谈,金融管理部门全部列席,而对于强化金融科技监管的频频表态,也常常是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先后向市场“喊话”,再到最新公布的“罚单”,也是由三大金融管理部门同时发出。
处罚也是依法依规。金融管理部门在不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依法常态化开展对蚂蚁集团等平台企业的监督检查,并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本着“过罚相当”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此次对相关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即是对前期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的处理。
以蚂蚁集团为例,此次金融管理部门就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反洗钱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进行处罚。
据官方表述,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该业内人士对国是直通车说,目前来看,可以说平台企业已经完成整改,因为各家企业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不同领域的小问题,而这些小问题会进入到常态化监管中,所以总体上讲,始于2020年11月的整改到此就告一段落,整改可以说是基本完成。
支持、鼓励不变,整改效果如何?
对平台企业的支持从不“因噎废食”,对金融科技创新的鼓励也没有“孩子和脏水一起倒”,这向来是金融管理部门的态度,要规范也要促发展,给“罚单”也给政策。
此次对支付宝公司和财付通公司处罚金额较大,并不意味着金融管理部门改变了对平台企业的政策取向和监管态度。
金融管理部门在新闻稿中明确表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平台企业持续提升金融普惠性,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增强国际金融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
事实上,此次两家平台企业的处罚金额较大,主要原因是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客户众多、业务规模巨大,导致整体处罚金额相对较高。此次处罚是对过往不规范行为的处理,随着整改工作完成,目前整体看,两家企业的合规情况已有明显提升。
对于平台企业而言,在合法合规下的创新是其强化竞争力的全新动能,也应意识到创新拥抱监管才能行稳致远。
以蚂蚁集团为例,2020年11月,金融管理部门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时提出蚂蚁集团应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此次对蚂蚁集团的处罚将有利于其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整体经营合规水平。市场人士预计,后续蚂蚁集团申设金控公司、申请征信等业务牌照的进度可能会加快。
业内人士也认为,此次处罚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划清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规范了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同时,这也意味着对平台经济已初步建立规范、透明的监管,有利于形成积极、正向、稳定的预期,引导、督促大型平台企业合规稳健经营,更好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
工作重点转换,进入常态化监管
“善始善终做好大型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释放信号,2022年,大型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是人民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成果之一。2023年,要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并加强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
整改收官后,未来平台企业如何监管?从官方新闻稿看,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
开罚单不是“一劳永逸”,领罚单也非“万事大吉”,整改完成只是中国整体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的“进行时”,常态化监管将持续深入到平台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之中。
据悉,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水平,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确保同类业务适用同等监管规则,实现公平监管。
监管部门已多次明确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只要经营金融业务,必须持牌,所有金融业务的活动都必须要纳入监管的范畴。
常态化监管也将与国际接轨。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愿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在反垄断、数据监管、运营管理、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规范,加强监管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安全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提升金融业创新能力,同时防范跨境监管套利和金融风险跨境传染。
来源:国是直通车 编辑:丁丰林
关键词:
-
金融管理部门公布重磅“罚单”,释放三大信号
2023-07-07 -
南湖新区税务局举行庆祝建党102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2023-07-07 -
北京慕尼黑啤酒节(关于北京慕尼黑啤酒节的基本详情介绍)
2023-07-07 -
碧水源亮相广州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
2023-07-07 -
上海高招零志愿批次录取结束,清华北大最低录取分均为618分
2023-07-07 -
中信重工大型水电主轴锻件锻造成功
2023-07-07 -
嫁老外却下场惨淡的女星,被出轨家暴,被抛弃抑郁自尽
2023-07-07 -
王宝强+三大影帝打不过朱一龙?陈思诚的无敌是多寂寞
2023-07-07 -
集泰股份:公司的电子胶产品大多数为通用型产品,应用领域较广
2023-07-07 -
活“色”生“香”!烟台美食色彩图鉴,你pick哪个
2023-07-07 -
里程碑事件!阿尔兹海默症新药FDA获批 “真”上市路开启
2023-07-07 -
深圳机场:今年已恢复7条洲际直飞客运航线
2023-07-07 -
工商银行步步高升金条50g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07月07日)
2023-07-07 -
正确使用AED 面对意外有“救星”
2023-07-07 -
俄媒公布搜查普里戈任住所和办公室画面:发现假发、武器等
2023-07-07 -
东方财富:汽车智能化接棒电动化 汽车电子长期增长空间开启
2023-07-07 -
如何进行国际商标注册申请
2023-07-07 -
强制执行什么条件下可以拘留
2023-07-07 -
河北迁安:特色文艺宣讲进社区
2023-07-07 -
红色印记在冰城丨中央大街的“红色印记”
2023-07-07 -
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净回笼1010亿元:中国央行
2023-07-07 -
权威部门话开局|多措并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3-07-07 -
上半年西安土拍热度上扬 供应面积、住宅成交面积均全国第一
2023-07-07 -
多部门持续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2023-07-07 -
36氪首发 |「鲜品冻源」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主打冷冻食品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
2023-07-07 -
张本智和就这?再次惨遭一轮游,拥抱同胞,强行挤出一丝笑容
2023-07-07 -
BLG2:0速通TES,Wayward被喷惨Tian尽力,JackeyLove真的太难了!
2023-07-06 -
“男孩被逼吃粪便”是否存在逼迫和解?细节披露
2023-07-06 -
春华秋实 善美三小—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2022-2023学年下期期末总结会
2023-07-06 -
湖北宜昌发布“两张清单”支持拔尖人才创新创业
2023-07-06
-
守住网络直播的伦理底线
2021-12-16 -
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新开发”
2021-12-16 -
电影工作者不能远离生活
2021-12-16 -
提升隧道安全管控能力 智慧高速让司乘安心
2021-12-16 -
人民财评:提升消费体验,服务同样重要
2021-12-16 -
卫冕?突破?旗手?——武大靖留给北京冬奥会三大悬念
2021-12-16 -
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出台“三电”系统、起火燃烧等都可保
2021-12-16 -
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 第97集《窗外》
2021-12-16 -
基金销售业务违规!浦发银行厦门分行等被厦门证监局责令改正
2021-12-16 -
保持稳定发展有支撑——从11月“成绩单”看中国经济走势
2021-12-16